找到相关内容30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菩提道之阶次

    有所得。为什么叫做资粮道呢?这是因为要使行人成为堪能产生证悟暖相之法器而修福慧资粮,所以叫做资粮道;又与解脱相应,为诸善法根本,故名资粮道。在这个阶段中,菩萨致力于十二种法要之修持:即念住正断和神足。  念住是:身念住——以正念观察身体。  受念住——以正念观察六尘六识之感受。  心念住——以正念观察此心,  法念住——以正念观察(心所思法)。  这是小资粮道(初阶)时,所着重修持之法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1468786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一)

      B 观五取蕴   C 观内外六处   D 观七菩提分   E 观圣谛  苦圣谛的解释   苦集圣谛的解释   苦灭圣谛的解释   道圣谛的解释   修念住的结果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自序  佛陀临涅槃时,叮嘱弟子们以念住为住.这观身念住、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464176.html
  • 修读佛典心得

    万有:信仰、道德、哲学、音乐、语法、文学、心理等等,不可胜数。   单从说教方面来看,佛典里有五戒、十善、摄、无量心、六波罗密等等,通通含有止恶、行善、自净、利他的意义。委实是公民教育的优质教材,红尘世俗的一股清流,净化人心,涤荡凡情,教人解脱烦恼。   说到哲学,佛法有“三法印”、“圣谛”、三十七道品的“念住”、“正断”、“神是”、“五根”、“五力”、“七觉支”、“八正道”等,...

    张嘉裕

    |心得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0756008412.html
  • 佛法的受用

    根、五力、念住的修持是循序渐进、步骤明确的,如法用功,自然可以增强觉察力、稳定性、清晰度!  当您了了分明六根对六尘生六识,起受、想、思的过程,真切澈悟整个过程的无常、无我、寂灭,不再执取根、尘、识...!至于理论的复杂、艰深并不是必然的,它是哲学化的结果,我想这是较为中肯的看法!  生:修行的要领是什么?  师:世尊在世时,以圣谛、十二缘起为说法核心,以三十七道品为修行准则。后代佛教徒发展出很多的...

    辜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549580.html
  • 圣谛与人生:佛教心理治疗与森田疗法

    我们。泰国阿姜·查尊者说:“念住不能讲转变,否则便是以贪欲心修念住,与圣谛是相违背的。”我们总是以从A跑到B为改变,以从B跑到C为蜕变,最后发现什么都没改变。我们平常没事时,可以想一下“任何事要...看不清楚,也要坚决用念住。例如对治嗔恨心,首先做好慈梵住,台湾曦比丘在《你的烦恼熄灭了吗?》一书中讲,一个人在观察身体时,价值评价便不会生起。如果在做价值评价,如没有观察,如果身念住做得不圆满,嗔恨心就...

    周宏·方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4455503.html
  • 《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》序

    人生已很少有足以击倒他的刺激,或不敢面对的问题,至此方拥有坚实的人生。之后才各自去追求所宗仰的宗教境界──或老实念佛,或止观双运,或修念住,或只管打坐……。三年以来和许多天真、热情的道友,始终坚持这样...因此在一九八八年间开始提倡现代禅。当时的理念是:尽管佛教中不同宗派存有“了不了义、究不究竟”的诤议与悬论,但还是有相当一致的大原则和看法,例如:三法印、圣谛、六度波罗蜜、八正道、十二缘起,以及许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1259459.html
  • 承德外八庙所藏大威德金刚双身像

    三首,均为忿怒护法形象。第二层亦为忿怒护法相,第三层为菩萨慈悲寂静面貌。主像34臂,与心、语、意一起,代表37菩提分路,即由菩萨到佛的过程。37包括八正道、念住种神足、种正断、五根、五少威和七...

    冯春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73995031.html
  •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(2)

    比丘修习八支圣道、多操作八支圣道者,念住的修习得以圆满(cattaro pi sati-patthana bhavana paripurim gacchanti)。  ……正勤……。……神足……。……五根……。……五力……。……七觉支的修习得以圆满。  诸比丘!比丘怎样修习八支圣道、多操作八支圣道者,念住正勤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的修习得以圆满耶?  诸比丘!在世有比丘[依止远离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046274.html
  • 《阿含經》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

    依「境、智」兩類開展成「境、行、果(根、道、果)」,由「境」含攝「蘊、處、緣起、食、諦、界、受等七事」;由「行(道)、果」含攝「念住正斷、神足、根、力、七覺支、八聖道、入出息念、三學、證淨等...謂無量界。說者事者,謂佛及彼弟子。所說事者,謂念住等菩提分法。眾會事者,所謂八眾。  此中指出:釋尊四十多年所說的教導不外是:「五取蘊」、「十二處」、「十二分緣起及緣生、食、聖諦、無量界」及「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5440242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3)

    烦恼的修习法门,值得我们加以关注。这也说明,三十七道品对于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重要,同样不容忽视。   三十七道品即念住正勤、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。本品共以十四颂来说明。...念住的内容是身、受、心、法,即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。念住很重要,佛陀入灭时对弟子的遗教就是依念住而住。现在将念住的内容简单介绍如下:   第一念住,观身不净。“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156517.html